“鸟中国宝”盯上广东:东方白鹳,广州塔下,欢迎办理入住
时间:2024-11-11 06:21:44 出处:热点阅读(143)
鸟中国宝,鸟中国宝飞抵广州,盯上东方全城关注。广东广州AG超玩会
4月9日,白鹳办理一位“稀客”到访广州——海珠国家湿地的塔下志愿者在海珠湖拍摄时,意外发现一只东方白鹳。欢迎
东方白鹳是入住谁?是“鸟中国宝”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。鸟中国宝因繁殖分布区域狭窄,盯上东方数量稀少,广东广州目前已处于全球濒危状态。白鹳办理
为何是塔下广州“稀客”?由于东方白鹳是少见的旅鸟,春季和秋季可见迁徙飞过,欢迎但极少在广州市区降落停留。入住
首降海珠湿地?是鸟中国宝的,这也是继黄胸鹀后,海珠国家湿地发现的第二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。至此,海珠国家湿地鸟类提升至197种。
4月10日,南方都市报邀请鸟类专家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周智鑫博士、广州市海珠区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谢惠强,一同现身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,与现场多位南都拍客,第一时间了解这只“鸟中国宝”的最新状况。
4月10日早,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出现的东方白鹳。南都拍客 温伟彤 摄
“没想到,就在广州塔下!我们拍到了”
下午3点,27 ℃,广州一日的最高温度。
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观鸟平台,早已有摄影爱好者架起“长枪短炮”,朝着湖对岸一处植被覆盖的小岛——他们在静待那只神秘的大鸟。在人群里,带着专业设备正一同观测的,还有鸟类研究专家、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周智鑫博士。
“还没有等到。早上它刚来过,中午应该是飞去别处了。”周智鑫告诉南都记者。
一旁的南都拍客程永明,翻出相机里今早最新拍到的照片,展示给记者。
黑而粗壮的喙,朱红色的眼线,黑白分明的羽。翅膀宽而长,泛着或绿或紫的光泽。腿、脚尤长,是一双最为耀眼的鲜红。
“从早上等到现在,中午饭都没吃,还是想再等等,就想拍一个最美的瞬间。”程永明说。
它是东方白鹳,一个颇具东方韵味的名字。
“东方白鹳,是跟白鹳比较相近的一种鸟类。”但是因为考虑到特征和习性的差异,在1983年的时候,正式把它分成了独立的物种,命名为东方白鹳,也是因为它主要生活在整个欧亚大陆的东方区域。”
周智鑫向记者介绍,东方白鹳,主要是以一些鱼类、两栖类或者无脊椎动物为食,其中也包括一些较大的昆虫等等。“所以说我们如果经常观察东方白鹳的影像,就会发现它常常是站立在水中,在水中啄食的模样。”
“确实是没有想到,能在广州的市中心,就在广州塔下,拍到东方白鹳。”南都拍客温伟彤告诉记者,以前想拍东方白鹳,一向都是要去到很远的地方等鸟。“今天是9点多来的,没想到它会出现在这里,真的很惊喜!还想再等等。”
一旁的周智鑫博士告诉记者,东方白鹳是体型较大的鸟类,所以平时的活动也需要一个较为开阔的区域,“对很多人为干扰,它还是比较敏感的,所以通常会选择离人较远的区域,在感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停下来。”
4月10日早,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出现的东方白鹳。南都拍客 温伟彤 摄
广东越来越多地方,正被东方白鹳“盯上”
这是一只来广东过冬的东方白鹳。
周智鑫向记者介绍,东方白鹳,是典型的冬候鸟。主要是在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区域进行繁殖。每到冬天来临的时候,它就会往南迁徙,沿着欧亚大陆东部一路向南,通常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越冬。“然而就是这两年,我们发现它来到了广东越冬!”
是什么时候发现了它的踪迹?
“就在2022年12月末,我们在广东东莞,首次观测到了东方白鹳。”那一次,一次性就发现了近40只的东方白鹳。“然后这两年,我们在广东各个地方都陆续发现了东方白鹳越冬的踪迹。”
2023年1月,陆丰市记录到179只东方白鹳。
2023年11月,摄影爱好者在阳山拍摄到东方白鹳。
2024年1月,170余只东方白鹳出现在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。
2024年3月,38只东方白鹳在阳江现身。
......
广东于1月启动并完成了2024年度全国越冬水鸟同步监测工作,“东方白鹳的种群数量和分布明显提升。”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。
“东方白鹳这种鸟,对越冬的栖息地要求是比较高的。”周智鑫进一步向记者解释,“我们认为,这表明在广东有越来越多环境良好的地方,被东方白鹳认为是可以作为它们的越冬栖息的。这还是比较难得的。”
每年11月到第二年3月左右,是东方白鹳在广东出现的频次比较高的时段。随着近年“亮相”频率走高,周智鑫和同事们也有了更多重要的工作。“对于我们开展鸟类学相关的研究来说,通常是会首先观察它在这里出现的区域,同时还要记录它出现的数量等等。要对它在我们广东的分布有一个基本了解,同时可能还需要持续对它的饮食行为、栖息地周边环境要求等等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,看看东方白鹳是不是真的偏好某一类的区域?”
周智鑫向记者解释,这样的研究对未来能够邀请更多东方白鹳来广东,并为珍贵的鸟类创造“宾至如归”的栖息环境,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“如果我们能营造更好的自然环境,能更适合这些大型鸟类越冬,我们也就有更多的机会,在广东遇到它们。”
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周智鑫博士(左)为记者介绍。
在海珠湿地,“稀客”和“老熟人”齐办入住
“它应该在我们海珠湿地停留两天左右啦。”
广州市海珠区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谢惠强向记者回忆起,当初发现东方白鹳的情形。“我们有一个生态志愿者先发现了,然后就立马在群里通知了大家,很多爱鸟的鸟友,立马就陆陆续续过来了。”
这是东方白鹳在海珠湿地的第一次“畅游”?是的,这也是继黄胸鹀后,海珠国家湿地发现的第二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。至此,海珠国家湿地鸟类提升至197种。
“我说黄胸鹀,大家可能觉得陌生,它还有一个名字,就是禾花雀!我们做了水稻田增益系统,丰富了生物多样性,现在我们的禾花雀也回来了。”
首次在海珠湿地“办理入住”的东方白鹳,能收获怎样的旅行体验?
“吃到海珠湖的鱼!”谢惠强告诉记者,湖里的鱼类成为鸟类重要的食物来源。“水位稍退的时候,滩涂上常常是有鱼有贝,还有一些虾,那也很受鸟类欢迎。我们现在水质好了,鱼也多了。今早还有很多爱好者,拍到东方白鹳在浅水区叼鱼吃的画面,这些捕食镜头也是非常珍贵的。”
广州市海珠区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谢惠强(左)带记者登上鸟岛。
除了东方白鹳这样首临海珠湿地的“稀客”,湿地不少鸟类早已是城市观鸟爱好者的老朋友。
“苍鹭、白鹭、夜鹭......夜鹭是小一点的,藏在鸟岛,夜晚出现,带着橘黄色的眼睛,我们经常开玩笑,这是熬夜熬的眼睛都红了!其实这是它的夜视功能。”
“还有一些是鸬鹚,鸬鹚的繁殖羽也是很漂亮的。繁殖期的白鹭,羽毛星星点点的,就像穿着婚纱一样。”谢惠强告诉记者。
“这些年,海珠湿地的生态保护工作进展丰富,越来越多的鸟类来到了海珠湿地活动。”周智鑫告诉记者,“就像黄头鹡鸰,还有高山短翅莺......在不熟悉鸟类的人眼中,可能很难发现它们在生活习性等方面细微的差别,但对于我们专门研究鸟类的人来说,这是非常好的机会。”
在带着记者参观鸟岛的路上,谢惠强聊起自己在这片“城央绿心”工作的日常。
“我平时主要是拍摄,记录海珠湿地的动植物。有时候天没亮,就得在湿地蹲点拍摄。我们经常说,一天的工作,就是从候鸟醒来时开始。”
“清晨日出的时候,大地初醒的样子,鸟叫不停,会突然感到很安静。那种感觉是很特别的。我们的繁华都市里,有一个这样的城央绿心。”谢惠强笑着说。
广州塔下,海珠湿地,群鸟安然。
上一篇: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